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3.李姜  (第2/5页)
 “这是师父恩师的孩子,叫李姜和。”张慈转动nV童,让她的脸对着他,“算你半个师叔呢。”    “姜姜,叫师侄。”张慈看着李姜和,教她,“师——侄——”    “狮子。”李姜和的牙齿小小的,说不清话。    “师—侄——”    “食指。”    张慈笑得很开心。    “我不要啊。”连琼凑到她面前,也教她,“我叫连琼,勒言连——漆ong琼——”    “侄侄。”    “不愧是师祖的孩子,这辈份论得是真清楚。侄侄,就是侄侄。”张慈不给连琼再纠正她的机会,仰头大笑着抱起人就走了。    当连琼沉浸在自己要失宠的悲痛中时,连璞居然在莫名其妙庆幸这只是恩师的孩子。    连璞十二岁时,他终于获得了李少卿的注意。一对一的,不再经由他人。    李少卿只奏过一遍的乐曲,连璞在次日用一根棉线基本复现了。学堂里除了诗经不学诗词,不教礼乐,她的曲子是独创。连璞真的是个天才。    “《四面楚歌》的典故记得吗?”    他们在第一年就缠着张慈教完了第二年计划中的《史记》。    “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,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。”连璞一字不差对答如流,他没有想象中的紧张,“记得一点。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